環保是文明城市的象徵

隨著社會的進步,現代人對環境永續、食安議題越來越重視,我們每一次的選擇,都將影響下一代的未來。在這裡會將「有機栽培」與「自然農法」提出來討論,就是希望能選擇一個更好的方式,善待我們居住的地方。

 

 

 

#01. 有機農藥可能造成的環境破壞

一般而言,有機農藥的藥效遠低於化學農藥,使用的劑量通常高於化學農藥許多,不管是哪一種農藥,在噴灑過程中,多數都揮發到空氣裡,只有少部分的藥效,才真正運用在農作物。然而,有機農藥只是相對安全,還是會對環境造成傷害,特別是當有機農藥「劑量增加的同時,飄出來的量也增加了」,對於施灑農藥的農民、住在附近的居民、天空中飛翔的鳥兒,時不時得面對吸入所造成的危害。

 

自然農法提倡的是「環境永續與生態共生」,在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,針對害蟲防治採取下列三大措施 ① 天敵防治法:招引/飼養天敵,捕食農作物裡的害蟲。 ②物理隔絕法:利用網子/布幕,將農作物與害蟲隔絕。 ③種植忌避植物:透過植物散發的氣味,驅趕害蟲。

天敵防治法

瓢蟲是蚜蟲的天敵,因此生態茶園裡常種植桑樹,誘使瓢蟲棲息,來捕食茶葉上的蚜蟲。

物理隔絕法

搭建溫室或網室不僅可隔絕蟲害,更可確保口感、風味和品質穩定。

種植忌避植物

茶園裡常種植「波斯菊、牽牛花、薄荷、艾草」等忌避植物,散出異味讓菜蟲不喜歡接近。

 

 

#02. 標榜有機的農產品,更應該要注意食安

長期關注日本農林水產省運作的農業專家 — 松下一郎最新著作《 有機神話的謊言》,書面那斗大的字眼「有機 = 健康?!」提醒著大眾,對於標榜有機的食物更應該小心,為什麼呢?因為有機肥料主要分為植物性與動物性,茶園裡常見的動物性有機肥是雞糞,施作時如果沒有經過完全發酵,反而會對人體造成危害,甚至導致傳染病。另外,坊間自家種植的蔬菜,常以廚餘作為肥料,但並不是所有的廚餘都可做為肥料使用,現代人精緻飲食下的剩菜,很難是理想的材料。

 

然而,自然農法所使用的「自然堆肥」,材料使用木屑、豆粕、落葉等天然資材,施肥目的為「改善地力」,而不是直接強灌營養在農作物上。這些自然堆肥的覆蓋,讓土壤保持在溫暖、濕潤、柔軟狀態,這樣的土質正是微生物,最喜歡的生存環境,催生礦物質等作物,所需的營養成分生成。在柔軟的土壤下,植物的根可自由伸展、順勢向下扎根,又廣又深的吸收養分,同時又做好水土保持。

 

 

#03. 有機除草劑?我們還可以更善待這塊土地

「雜草管理」是種植農作物的重要課題之一,若施用化學除草劑或部分有機除草劑,將會影響土壤內既有的生態圈,一旦病原菌入侵則無抗衡能力,生態系就此失衡。因此,我們必須先建立「管理雜草」的觀念,取代傳統的「根除」,讓農作物的產量與品質,在雜草生存間取得平衡,藉由長期管控雜草的生長量,讓草兒不至於影響作物的生長,這種方式不但可以維持「農作物擁有良好的生長空間」更可維持「生物多樣性」,讓我們與自然永續共生。以下為自然農法中所運用的防治方法:

 

1. 機械除草:為物理性的雜草防治方法,對農作物及生態環境無污染,同時具有鬆土、培育土壤等附加效益,此種方式效率高、大片土地下成本低,但只適合平整的農地,複雜的地形不大適用。

 

2. 人工除草:自然農法主要的利用方式,適用於「土地面積較小的小農」以及「耕地在不平整地方」的農田,多以人工除草搭配簡易整地工具(例如:鋤頭, 自製翻土器具等),只在關鍵生長期除草,最為環保的方式,缺點是費時及人工成本高。

 

3. 覆蓋管理法:覆蓋的理念不是要殺死草種,而是藉由限制草的生長空間,抑制農田裡的雜草生長,自然農法運用稻穀、稻桿與再生紙作為敷蓋物,利用自然產生的物質,回歸於自然。

 

4. 自然遮蔭法:健壯茶樹擴大遮蔭面積,讓每一行茶樹間的空隙保持在 20 ~ 30 cm 之間,茶樹自然形成的遮蔭,用來控管雜草所獲得的日照量,減少草兒大量繁殖,影響農作物生長。